OSense O-Sense

 

旭月NMT简报---关键词搜索:

第94期--ATP信号转导途径:胞外ATP触发胡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

ATP信号转导途径:胞外ATP触发胡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

图注:胞外ATP引起了Ca2+的内流和胞内Ca2+的升高。

 

ATP不仅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,也是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物质。大量的证据表明胞外的ATP(eATP)调节植物的膜电势、气孔开度、棉花纤维的伸长、根毛和花粉管的生长、生长素的转运、基因表达和细胞活性。eATP调节高等植物细胞活性和病原防御反应。但是,ATP的信号转导过程和参与的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(PCD)的分子网络还没阐明。

2011年,北京林业大学的陈少良教授实验室使用非损伤微测技术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eATP诱导的PCD信号转导途径,发现eATP激活胡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,出现细胞质皱缩、染色质聚集和DNA片段化。同时胞质中Ca2+升高,导致H2O2积累,线粒体跨膜电势增加,细胞色素c释放。而且,eATP诱导胞内ATP增加,这对半胱氨酸水解酶和随后的PCD必不可少,与线粒体跨膜电势的增加有关。因此,根据研究结果推测ATP是通过结合质膜上的嘌呤受体,引起下游中间信号反应,这种PCD信号被动物P2受体拮抗剂suramin所终止。

这项研究阐述了胡杨PCD中的ATP信号途径,建立了eATP诱导PCD的模型,为进一步认识ATP的信号网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。此研究和活体测定方法也为其他类似的研究提供了思路,例如H2O2、谷氨酸(Glu)等新的信号途径的研究。

 

关键词:非损伤微测技术,Ca2+,eATP,H2O2,线粒体,NO,PCD

参考文献:Sun J, et al. Plant Cell Environ. 2011 Nov 9. doi: 10.1111/j.1365-3040.2011.02461.x

 

PDF版及更多参考文献请点击这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