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Sense O-Sense

 

旭月NMT简报---关键词搜索:

塔斯马尼亚大学:金属硫蛋白可缓解Aβ导致的神经元跨膜钾钙流失调 或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新思路

转自中关村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产业联盟

 

 

 

 

 

基本信息

主题:金属硫蛋白可缓解Aβ导致的神经元跨膜钾钙流失调 或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新思路

期刊:PLoS ONE

标题:The Native Copper- and Zinc- Binding Protein Metallothionein Blocks Copper-Mediated Abeta Aggregation and Toxicity in Rat Cortical Neurons

者:塔斯马尼亚大学Roger S. Chung

 

检测离子/分子指标

K+、Ca2+

 

检测样品

大鼠皮层神经元

 

 

中文摘要(谷歌机翻)

      AD的一个主要病理特征是不溶性胞外β-淀粉样蛋白(Aβ)斑块的沉积。有可靠数据表明,Aβ聚集是由与金属锌和铜的反应催化的。本研究表明主要的人类表达的金属硫蛋白(MT)亚型MT-2A能够阻止体外铜介导的Aβ1-40和Aβ1-42的聚集。MT-2A的这一作用似乎与Zn7MT-2A和Cu(II)-Aβ之间的金属交换有关,因为Cu10MT-2A或羧甲基化MT-2A均未阻断Cu(II)-Aβ聚集。此外,Zn7MT-2A阻断Cu(II)-Aβ诱导的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离子稳态的改变和随后的神经毒性。这些结果表明,以MT-2A为代表的MTs能够防止Aβ聚集和毒性。基于使用金属螯合疗法治疗AD,即从Aβ中去除金属,留下一个可以很容易再次结合金属的无金属Aβ,研究认为MT-2A可能代表一种不同的治疗方法,因为MT和Aβ之间的金属交换使Aβ处于一个锌结合的、相对惰性的形式

 

离子/分子流实验处理方法

40 μM Cu (Ⅱ) 1-40处理

 

 

离子/分子流实验结果

      40 μM Cu (Ⅱ) Aβ1-40处理后,K+从神经元大量外排(图1A),Ca2+从神经元中大量内流(图1B);Zn7MT-2A与Cu (Ⅱ) Ab共同处理可完全阻断Cu (Ⅱ) Aβ对K+(图1A, C)和Ca2+(图1B, D)的影响。为了进一步证实Zn7MT-2A能够阻断Cu(II)-Aβ诱导的氧化应激的有害作用,研究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监测神经元对Cu(II)-Aβ响应时离子稳态的变化。用Cu(Ⅱ)Aβ1-40处理(在抗坏血酸存在的情况下)会诱导K+快速从神经元外排,施加Cu(II)-Aβ后4.26±0.65 min达到峰值,K+外排持续20 min(图1A)。该处理还导致Ca2+内流,施用Cu (Ⅱ) Aβ后6.456±1.35 min达到峰值,并且在实验期间Ca2+持续内流(图1C)。Zn7MT-2A浓度为>5 μM时,完全抑制了Cu(II)-Aβ引起的K+和Ca2+流速的变化(图1B, D)

 

 

图1. K+Ca2+流速对Cu(Ⅱ)-Aβ和Zn7MT-2A的响应动力学。正值代表K+、Ca2+吸收,负值代表K+、Ca2+外排。

 

测试液

150 mM NaCl, 0.5 mM KCl, 0.5 mM CaCl2, 1.5 mM MgCl2, 1.25 mM NaH2PO4, 5 mM NaHCO3, 25 mM glucose, pH 7.2

 

 

 

原文链接: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0711450/

 

供稿:赵雪琦
编辑:杨爽
校稿:卻彦晗

 

关键词:金属硫蛋白;铜;锌;皮层神经元;β-淀粉样蛋白;生医动物类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成果回顾】JHM南农崔瑾:NMT发现富氢水可以提升Zn抑制植物吸Cd的效果 为探究富氢水降低植物Cd积累的机制提供证据

转自中关村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产业联盟

 

 

 

 

 

基本信息

主题:NMT发现富氢水可以提升Zn抑制植物吸Cd的效果 为探究富氢水降低植物Cd积累的机制提供证据

期刊: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

影响因子:9.038

研究使用平台:NMT重金属创新平台

标题:IRT1 and ZIP2 were involved in exogenous hydrogen-rich water-reduced cadmium accumulation in Brassica chinensis and Arabidopsis thaliana

者:南京农业大学崔瑾、吴雪

 

检测离子/分子指标

Cd2+

 

检测样品

① 小白菜根伸长区(距根尖600 μm根表上的点)和成熟区(距根尖1600 μm根表上的点)

② 拟南芥根伸长区(距根尖200 μm根表上的点)和成熟区(距根尖600 μm根表上的点)

 

中文摘要(谷歌机翻)

      通过Cd)浓度,Cd2+荧光染色,非损伤微测技术NMT对Cd吸收进行分析,结果表明,HRW(hydrogen-rich water,富氢水)在降低小白菜幼苗根部对Cd的吸收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。BcIRT1(铁调节转运蛋白1)和BcZIP2(锌调节转运蛋白2)是小白菜中主要的Cd转运蛋白,但它们在HRW减少Cd吸收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未知。本研究验证了IRT1ZIP2在白菜和拟南芥中HRW减少Cd吸收中的功能。在拟南芥中的异源和同源表达表明,HRW显著降低了野生型(Col-0)和转基因拟南芥IRT1ZIP2中的Cd含量,但irt1zip2突变体除外。NMT检测表明,HRW不仅降低了Cd2+在WT和转基因株系根部的内流,而且增强了Zn和Cd之间的竞争。综合来看,HRW诱导的植物Cd积累减少可能是通过抑制BcIRT1BcZIP2的表达,影响BcIRT1BcZIP2对离子吸收的偏好性导致的。

 

离子/分子流实验处理方法

预处理

① 2日龄小白菜幼苗在0、50% HRW中处理1 d

② 15-17日龄拟南芥幼苗在0、50% HRW中处理1 d

实时处理

6.25 μM/L FeSO4 或7.5 μM/L ZnSO4实时处理10日龄拟南芥幼苗

 

离子/分子流结果

      HRW预处理使小白菜根伸长区和成熟区Cd2+流速分别降低了21.01%和31.97%(图1)。

 

 

图1. 50 μM Cd处理下HRW预处理对小白菜根部伸长区(A, C, E)和成熟区(B, D, F)Cd2+流速的影响。负值代表Cd2+内流。

 

      研究发现,除irt1-和zip2-突变体外,HRW预处理显著降低了拟南芥根伸长区Cd2+内流(图2)。HRW使WT和IRT1-和ZIP2-转基因拟南芥(图2G, H)的Cd2+平均内流速率从30.34 %显著降低到34.91 %。

图2. 50 μM Cd处理下HRW预处理对转基因拟南芥根伸长区Cd2+流速的影响负值代表Cd2+内流

 

      为了阐明Cd与Fe或Zn的相互关系,使用NMT技术对实时Fe2+或Zn2+处理下拟南芥根(距根尖200 μm)Cd2+流速进行了检测。无论有无HRW预处理,Fe2+的加入都急剧减少了Cd2+的内流,这可能是由于它们在根系吸收离子过程中的相互竞争所致(图3A)。在ZIP2型株系中,Zn2+显著减少了Cd2+的内流(图3B)。此外,进一步分析了由于添加铁或锌引起的Cd2+流速的降低率。结果表明,HRW预处理不会影响Cd2+和Fe2+之间的竞争关系(图3C)。但添加Zn2+时,37 %的HRW预处理显著降低了Cd2+流速(图3D)。这表明HRW处理后,更多的Zn2+被转运蛋白吸收,从而降低了对Cd2+的吸收。

图3. 实时Fe2+或Zn2+处理对有无HRW预处理的拟南芥根系Cd2+流速的影响。负值代表Cd2+内流

 

其他实验结果

  • HRW缓解了50 μM Cd胁迫对白菜生长的抑制作用。

  • HRW抑制了白菜对Cd的吸收能力,最终导致Cd积累量降低。

  • HRW抑制BcIRT1BcZIP2的转录水平。

  • HRW缓解了Cd对转基因拟南芥的毒性。

  • HRW降低了转基因拟南芥的Cd积累。

  • HRW降低转基因植物铁的浓度、提高锌的浓度。

 

结论

      本研究为阐明HRW降低白菜Cd积累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。HRW能够降低参与Cd吸收的BcIRT1BcZIP2的转录水平。此外,HRW还可影响Cd暴露下白菜和拟南芥中Fe和Zn的积累,改变Zn和Cd之间的竞争力。虽然HRW直接通过何种途径调控BcIRT1BcZIP2尚不清楚,但本研究证实了BcIRT1BcZIP2在HRW抑制Cd积累中的作用,这对阐明HRW在植物胁迫应答中的生理功能具有指导意义。

 

测试液

50 μM CdCl2, 0.1 mM KCl, 0.3 mM MES, pH 6.0

 

崔瑾教授前期NMT成果:

南农PP:NMT主导钙依赖的活性氧信号介导富氢水促根系拒镉的研究| NMT活性氧创新科研平台

EP南农崔瑾:血红素加氧酶诱导剂抑制BcIRT1转录降低小白菜Cd吸收

 

NMT实验标准化方案

·重金属研究NMT标准化方案

 

NMT实验标准化方案

·活体培养环境监测仪

·智能自动化非损伤微测系统

 

 

 

 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304389420325899

 

供稿:赵雪琦
编辑:杨爽
校稿:卻彦晗

 

关键词:镉;HRW;BcIRT1BcZIP2;离子吸收;植物类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EEB山农杨兴洪:NMT发现甜菜碱促烟草保K+吸H+排Cd2+ 为探究其提升烟草Cd耐受机制提供证据

转自中关村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产业联盟

 

 

 

 

 

基本信息

主题:NMT发现甜菜碱促烟草保K+H+Cd2+ 为探究其提升烟草Cd耐受机制提供证据

期刊: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

影响因子:5.545

研究使用平台:NMT重金属胁迫创新平台

标题:Genetic engineering of glycinebetaine synthesis enhances cadmium tolerance in BADH-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via reducing cadmium uptake and alleviating cadmium stress damage

者:山东农业大学杨兴洪、刘洋、李重阳、张天鹏、Pengwen Feng

 

检测离子/分子指标

Cd2+、H+、K+

 

检测样品

野生型和BADH转基因烟草植株根、地上部分和根的连接处

 

中文摘要(谷歌机翻)

      镉(Cd)是一种对植物有毒的非必要元素,其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可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。甜菜碱(GB)是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的有效渗透调节物质,在各种逆境发挥重要作用。为了研究内源性GB在体内的积累是否能增强对镉的耐受性,研究使用甜菜碱醛脱氢酶(BADH)转基因烟草植物来探索GB在镉胁迫条件下的重要作用。结果表明,烟草暴露在镉胁迫下导致生长抑制和生物量降低,光合作用降低,必需矿物质吸收减少,氧化应激增加。然而,转基因烟草中GB的积累显著提高了对Cd的耐受性,表现为生长抑制减弱、光合速率提高和活性氧积累减少。GB可以调节Cd的吸收和转运,从而降低Cd的积累。此外,GB还减少了Cd胁迫下K+的外排,并调节离子转运基因以维持元素平衡。本研究结果提出了GB在提高转基因植物的Cd胁迫耐受性方面的新作用,建议GB作为缓解其他作物Cd毒性的潜在候选物

 

离子/分子流实验处理

3周龄烟草幼苗0.5 mM CdCl2处理24 h

 

离子/分子流结果

研究使用非损伤微测技术(NMT)测试了植物生长初期根尖中的Cd2+流速。BADH转基因株系中Cd2+的内流少于未经Cd处理的WT株系。0.5 mM CdCl2处理后,WT株系Cd2+外排,平均值为131.81 pmol cm-2s-1BADH转基因株系Cd2+外排增强,平均值为188.60 pmol cm-2s-1(图1A, B)。结果表明,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具有更大的净Cd2+流速范围。为了研究Cd对其他离子流速的影响,研究检测了有无0.5 mM Cd处理下的烟草植物中净H+和K+流速的变化。在无Cd处理下,转基因植株和WT株系的净H+流速差异不大。然而,在0.5 mM CdCl2处理下,H+内流显著增加,且这种增加在转基因植株中更为明显(图1C, D)。在Cd胁迫下,BADH转基因株系和WT株系的K+流速曲线有明显的差异,K+的平均流速由内流变为外排,且WT株系中Cd胁迫诱导的K+外排速率大于转基因株系(图1E, F)。这些结果表明GB在Cd诱导下减少了K+外排,增强了Cd胁迫下烟草根部的H+内流

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在GB影响Cd2+流速中的作用,研究分析了抑制剂对BADH-转基因植株和WT的Cd2+流速的影响。使用可以抑制质膜(PM)H+-ATPase的NaVO4处理烟草。垂直培养10 d后,用NMT检测地上部分和根的连接处。在含有Cd2+的测试溶液中,BADH-转基因株系的Cd2+流入明显更强(图1G)。当加入抑制剂时,BADH-转基因系的Cd2+吸收明显减少(图1H)。这些结果表明,GB通过PM H+-ATPase影响Cd2+的吸收

 

图1. 镉胁迫下不同离子流速的变化。正值代表Cd2+、H+、K+外排,负值代表Cd2+、H+、K+吸收

 

其他实验结果

  • 在Cd胁迫下,转基因植株中积累GB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根系发育。

  • 在Cd胁迫下,转基因烟草植株中GB的积累保护叶绿体色素,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

  • 转基因烟草植株中GB的积累缓解了Cd胁迫诱导的PSII和PSI光抑制。

  • 在Cd胁迫条件下,GB通过调节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减少ROS的积累

  • GB降低Cd积累,维持Cd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营养元素平衡。

  • GB可能参与调节一些与Cd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。

 

结论

      在图2中提出了一个精确的机制假设。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烟草体内积累GB,导致烟草对Cd胁迫的耐受性增强。转基因植物抗Cd毒性的最基本机制是由于GB在Cd胁迫下降低转基因植物中Cd积累的作用。这在一定程度上与GB调控Cd吸收、转运基因和PM H+-ATPase的调控有关,从而减轻Cd对转基因植株的毒害,维持离子平衡。此外,GB能够增强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以清除更多的Cd诱导产生的ROS,从而保护光系统I和II免受Cd胁迫造成的损伤,有助于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,从而使转BADH基因烟草植株更好的生长发育。因此,GB可作为缓解其他作物镉毒害的潜在候选物质

2. 甜菜碱调控植物镉耐受性的潜在机制模型

 

测试液

0.5 mM CdCl2, 0.1 mM CaCl2, pH 6.0

 

NMT实验标准化方案

·重金属研究NMT标准化方案

 

NMT实验标准化方案

·活体培养环境监测仪

·智能自动化非损伤微测系统

 

 

 

 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09884722100232X?via%3Dihub

 

供稿:赵雪琦
编辑:杨爽
校稿:卻彦晗

 

关键词:甜菜碱;镉胁迫;光保护作用;离子交换;氧化防御;植物类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塔斯马尼亚大学:长期β淀粉样蛋白肽暴露会通过K+外排介导机制导致神经元退行性改变和凋亡

转自中关村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产业联盟

 

 

 

 

 

基本信息

主题:长期β淀粉样蛋白肽暴露会通过K+外排介导机制导致神经元退行性改变和凋亡

期刊:PLoS ONE

研究使用平台:NMT毒理创新平台

标题:Tg2576 Cortical Neurons That Express Human Ab Are Susceptible to Extracellular Aβ-Induced, K+ Efflux Dependent Neurodegeneration

者:塔斯马尼亚大学Roger S. Chung、Shannon Ray

 

检测离子/分子指标

H+、K+

 

检测样品

小鼠皮层神经元

 

中文摘要(谷歌机翻)

      AD的关键病理特征之一是不溶性淀粉样斑块的形成。这些细胞外斑块的主要成分是β-淀粉样肽( β-amyloid peptide,Aβ),虽然Aβ在AD的神经元内也有聚集。由于这种疾病的进展缓慢的性质,神经元很可能长时间暴露于细胞内和细胞外Aβ亚致死浓度下。本研究发现暴露于亚致死浓度的Aβ1-40(1 μM)6天可诱导Tg2576小鼠(表达大量亚致死水平的细胞内Aβ)培养的皮层神经元大量凋亡。值得注意的是,同龄未处理的Tg2576神经元没有出现凋亡的迹象,说明细胞内Aβ的水平不是毒性的原因。此外,在相同的慢性Aβ1-40处理下,野生型神经元没有凋亡。研究发现这种凋亡与Tg2576神经元在Aβ处理后不能维持K+稳态有关。此外,阻断K+外排保护Tg2576神经元免受Aβ诱导的神经毒性。长期暴露于1 μM Aβ1-40导致Tg2576神经元轴突肿胀,其中含有高浓度的过磷酸化tau。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,在野生型神经元中未观察到这些现象。本研究数据表明,当神经元长期暴露于胞内和胞外亚致死水平的Aβ时,这会导致具有类似AD病理特征的K+依赖性神经退行性病变

 

离子/分子流实验处理

μM Aβ1-40实时处理Tg2576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神经元

 

离子/分子流结果

有许多报道表明,细胞外抗体会引起神经元离子稳态的变化,这些变化会直接导致神经毒性。研究使用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Aβ处理后是否会改变神经元维持离子稳态的能力。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直接观察到Aβ处理可引起野生型神经元K+的快速外排(图1A),在Aβ1-40处理后10 min内恢复稳态。然而,经Aβ1-40处理的Tg2576神经元K+流速并未恢复稳态(图1B)。相反,在Aβ1-40处理后,转基因神经元表现出K+的持续外排超过120 min(图2A)。Aβ1-40处理后25 min的总K+流速的测定结果显示,Tg2576神经元的K+外排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神经元的外排速率(图1C)。另外,用1 μM Aβ1-40连续处理3 d的野生型神经元并没有改变它们在Aβ治疗后维持K+稳态的能力(结果未显示)。

同时,研究还测定了Aβ1-40处理后神经元的H+流速。Aβ1-40处理的野生型神经元显示出H+迅速内流,在5 min内趋于稳定,整个记录期间保持稳定(图1D)。Tg2576神经元显示出对Aβ1-40的类似反应(图1E)。然而,从处理后约10 min开始,Tg2576神经元的H+逐渐内流(图1E)。后者在接下来的120 min处理过程中进一步增加(图2B)。在Aβ处理后25 min内测量的总H+流速,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神经元相比,Aβ1-40诱导Tg2576神经元的H+大量内流(图1F)。

 

图1. 可溶性Aβ诱导Tg2576皮层神经元中K+快速外排正值代表H+、K+吸收,负值代表H+、K+外排。

 

 2.可溶性Aβ诱导Tg2576皮层神经元K+长时间外排正值代表H+、K+吸收负值代表H+、K+外排

 

测试液

150 mM NaCl, 0.5 mM KCl, 0.5 mM CaCl2, 1.5 mM MgCl2, 1.25 mM NaH2PO4, 5 mM NaHCO3, 25 mM glucose, pH 7.4

 

 

 

原文链接: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1556141/

 

供稿:赵雪琦
编辑:杨爽
校稿:卻彦晗

 

关键词:神经元;β-淀粉样蛋白肽;K+;神经退行性病变;生医动物类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台医大:NMT发现低分子壳聚糖致斑马鱼皮肤细胞排Na+↑且能被缓冲成份缓解 为其生物毒性特征提供了新见解

转自中关村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产业联盟

 

 

 

 

 

基本信息

主题:NMT发现低分子壳聚糖致斑马鱼皮肤细胞排Na+↑且能被缓冲成份缓解 为其生物毒性特征提供了新见解

期刊:Carbohydrate Polymers

研究使用平台:NMT毒理创新平台

标题:Characterization and toxicology evalu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 on zebrafish

者:台北医学大学郑嘉雄、周志铭糜福龙

 

检测离子/分子指标

Na+

 

检测样品

斑马鱼幼鱼上皮细胞

 

中文摘要(谷歌机翻)

      壳聚糖被认为是无或低毒、生物相容性好的生物材料。为了提高DNA或蛋白质的传递效率,通常采用壳聚糖的消化来降低分子量和制备纳米颗粒。然而,低分子量壳聚糖(LMWCS)对淡水鱼类的毒性尚未得到很好的评价。本研究使用斑马鱼(Danio rerio)肝脏(ZFL)细胞系、斑马鱼幼鱼和成年鱼研究了LMWCS的毒性机制。LMWCS迅速诱导ZFL细胞的细胞毒性和斑马鱼的死亡。LMWCS损伤细胞膜使细胞活力降低。斑马鱼幼虫上皮细胞膜受损导致卵黄囊破裂。由于LMWCS的多重损伤,成年鱼在死亡前表现出缺氧的症状。虽然在斑马鱼模型中发现了LMWCS的毒性,但其毒性仅在pH<7时存在,并且容易被其他负离子中和。总的来说,这些数据提高了对LMWCS特性的新理解

 

离子/分子流实验处理

斑马鱼幼鱼被浸泡在10 μg/mL低分子壳聚糖(LMWCS)和10 μg/mL LMWCS+10 mM Na2HPO4中5 min后检测

 

离子/分子流结果

      非损伤微测技术对斑马鱼幼鱼上皮细胞释放的Na+进行实时检测。用10 μg/mL的LMWCS孵育后,斑马鱼幼鱼的上皮细胞迅速释放出Na+。用10 mM Na2HPO4中和可显著逆转Na+的外排。总的来说,这些数据表明LMWCS破坏了斑马鱼幼鱼的上皮细胞膜功能

 

图1. LMWCS损伤斑马鱼幼鱼上皮细胞膜诱导离子外排正值代表Na+外排。

 

其他实验结果

  • LMWCS对斑马鱼幼鱼具有一定的毒性,PBS和Na2HPO4缓冲液均能有效地中和这种毒性。

  • LMWCS导致斑马鱼幼鱼的上皮细胞严重受损,最终导致其死亡。

  • 在斑马鱼幼鱼死亡前,可能引起卵黄囊上皮损伤和行为异常。

  • LMWCS对斑马鱼肝脏细胞膜损伤具有细胞毒性。

  • LMWCS破坏了成年斑马鱼的组织,鳃瓣损伤是成年斑马鱼死亡的主要原因。

  • LMWCS在河水中也可导致斑马鱼死亡。

 

结论

      LMWCS可迅速导致斑马鱼幼鱼和成鱼在水中死亡,即使在正常的河水中也是如此。LMWCS靶向并破坏上皮细胞膜和鳃瓣,诱导斑马鱼幼鱼和成鱼死亡。此外,LMWCS对斑马鱼肝细胞、斑马鱼幼鱼和成鱼的毒性可以用Na2HPO4缓冲液中和。即使在斑马鱼模型中也发现了LMWCS的毒性,但由于LMWCS的水不溶性和易被其它负离子中和,其毒性只存在于pH<7的环境中这些结果提供了对LMWCS特性的新理解。

 

测试液

0.5 mM NaCl, 0.2 mM CaSO4, 0.2 mM MgSO4, 0.16 mM KH2PO4, 0.16 mM K2HPO4, pH 7.0

 

NMT实验标准化方案

·毒理研究NMT标准化方案

·斑马鱼NMT标准化方案

 

NMT仪器信息

·活体培养环境监测仪

·智能自动化非损伤微测系统

 

 

 

 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144861720303386

 

关键词:低分子量壳聚糖;纳米粒;毒性;斑马鱼;生医动物类